Menu

Head to Beijing, again.

2014 年 8 月 20 日

今天(8 月 20 日)早上 11 点,我就将乘机前往北京,厦门出发,航班号为 MF8101。

本次将是我第二次前往北京,其中的缘由并未更多提起,是前往北大参加夏令营,或许我是所有明日赶往中关村的高三学生里感到最平淡的一个。并非因为没有意识到可能带来的高考优惠,事实是这就是我暑假 40 余天来的缩影,烦躁和怀疑。

我依旧和朋友们出门,像在《Downtown》一曲中期望在室外暂别苦闷。这确实是有用的,但能让我真正感到愉快的日子,相比往年,并非能够相提并论。无所事事时,柏栋常和我提起要去万达,去万达闲逛。我并非批判这样的方式,但其之于我而言确实甚难领会,我不知道搭上半个钟头的来回交通路程去追寻(无意识或许称作「追寻」不大妥当)无意义的购物欲望究竟有何作用。对食物和商品都缺乏兴趣,如此的倾向对我越发明显,但是却始终没能出现一个能够替代这些兴趣的某样事物。

我害怕自己正在「lose mind」,缺乏基本的感情波动,对人情世故愈发冷淡。在阅读书籍、观影时此类倾向尤为明显。一年来我已经从 half plus 个文科生完全切换为了理科生的自我认知,这并非意味着坏事,但是我却因此不自觉的走向机械化的思维。追求标点的规范、书桌摆放布局的整齐、对行距和字体渲染的敏感……以上并不能完全称作「机械化」,更多的是来自于强迫症状,只是对这些行为标准的追求在不断折腾我自身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倾向。

现今我依旧能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所在。60 年代至 70 年代的 The Beatles、The Velvet Underground、John Lennon(probably not including Yoko Ono),或是 10 年后开始活跃的 Bastille、Kodaline、Ed Sheeran,以上都是我格外中意的乐手。我并非是会去主动比着摇滚的手势喊着「Rock n’ Roll never ever dies」的人,我并不希望刻意地去为自己地偏好贴上标签,但这并不妨碍着在没有他人的屋子里自己 cover。总而言之,在现今精神仍旧脆弱的阶段,真心感谢。

说了也是挺长一堆文字,其实与前往北京的直接关系不大,但这就是我此刻在行李还没收完的烦闷时刻的切实感受,除此无他。

那么,接下来再回到大概应该是正题的主题。下午刚刚收到北大学长的短信,告知我被分在了 27 班,恕我没有把短信读完,不知需短信确认已读,麻烦他亲自打了长途来向我确认,真是抱歉。Btw,班级的班主任都是学校里的学生,所以这位打电话过来的也是一位声音萌萌受受的班主任。

我会在北京待 5 日,25 日上午将会乘机回到晋江。我并不太了解本夏令营的活动安排,只知确大概在中间一天会有考试,父母亲的版本是只考语文和数学,而我在网上了解的版本是理综不会免去,不过我在这种状态下也管不上这些了。在校内的几天好好生活便是,然后,大概要第一次尝试适应澡堂,隔间没有帘子的澡堂,隔间墙壁是半透明的澡堂,这实在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呢。

顺便一提,在填写夏令营 T 恤衫的时候出于谨慎填大了一码,后悔根本停不住。妈蛋!

这几天在北京大概还是会有网的,所以我会依据时间和心情更新/写一些文字。最后,祝各位在暑假的最后几天过得愉快。

评论

Phil Dunphy says:

Knock, knock.

Ryan Lau says:

Say hello to you Mister.

Here are some def exciting things btw. I can see the headquarters of both Founder and Sina from the way I walk on to the building everyday.

I hope I can probably get a chance to visit them and the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tomorrow after the tests. PKU don’t allow us leave the campus until the final day.

Again, greetings from Beijing.

Ryan Lau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56 + = 57

Copyright © 2025 Ryan Lau 保留所有权利。